据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他已经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此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担忧。韩国核潜艇技术发展如何?韩国为何执着于寻求核潜艇?
如何看美国“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
对于这则重磅消息,我们有必要了解“此番言论”前前后后出现的信息。
根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韩国。韩美两国领导人在庆尚北道庆州市的国立庆州博物馆举行了会谈,韩国总统李在明请求美国向韩国提供核动力潜艇所需的核燃料,以提高韩国潜艇的作战能力。
特朗普当场没有直接回应李在明的请求,但他表示,美国希望在造船和共同防御方面与韩国开展合作。媒体报道称,这是韩方首次阐明希望能引进核动力潜艇的立场,韩国寻求的核动力潜艇不是装备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SSBN),而是主要搭载常规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SSN)。
因此,后面才有了特朗普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的言论。但随后他又补充说,这些潜艇将在美国本土的费城造船厂建造,美国造船业将迎来强势复兴。
费城造船厂于2024年底被韩国国防企业韩华海洋公司收购,目前不具备建造核潜艇的能力(此前仅建造过商用船舶,美国目前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和通用动力国家钢铁与造船公司具备建造核潜艇的能力)。根据媒体报道,韩华已额外投资50亿美元用于现代化改造和准备工作。尽管如此,双方仍未就造船厂的升级改造达成具体协议,也未制定潜艇建造计划,且韩方尚未正式签署任何文件。

10月22日,韩国首艘3600吨级潜艇“蒋英实”号在韩华海洋公司旗下的巨济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分析认为,美若协助韩建造核潜艇,核扩散风险将进一步扩大,朝鲜半岛核对抗也将愈演愈烈,不利于地区和平和稳定。
韩国在美建造核潜艇涉及美国方面环评、与美传统造船厂利益冲突以及韩国潜艇技术落地美国等一系列难题,计划进度、费用分摊等也需要长时间的谈判,因此,韩国建造核潜艇尤其是在美国建造核潜艇一事有待进一步观察,短时间内落地的可能性比较低。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结束后,如果民主党上台,情况是否有变也要观察。虽然在美建造核潜艇一事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地,但美国对韩国“核松绑”以及是否支持韩国在本国建造核潜艇,值得高度关注。
分析认为,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涉及修改《韩美原子能协定》,需要美国提供技术支持和燃料,因此特朗普使用了“批准”一词。《韩美原子能协定》1973年生效,原定于2014年到期。协定禁止韩国从事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而韩国力求这两方面解禁。2010年10月,韩美启动《韩美原子能协定》修订谈判,但因美方坚决不让步,谈判迟迟未取得进展。
2015年4月22日,双方结束长达4年半的谈判,在首尔初步签署《韩美原子能协定》修订版。新协定的最大特点是铀浓缩与乏燃料的干式处理得以“松绑”。此前,韩国每当分析乏燃料时都必须事先征得美方同意,而在新版协定中,韩国部分相关核能活动可得到美方“长期同意”,提高了研发活动的自律性。现行《韩美原子能协定》有效期至2035年,规定韩国必须获得美国同意才能进行丰度低于20%的铀浓缩。根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韩国政府正与美国讨论修订协定,希望放宽在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方面的限制。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韩国国产常规潜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发展核潜艇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韩国渐进式突破核潜艇技术
韩国在美国建造核潜艇的事情推进起来可能会比较慢,但如果美国向韩国提供核潜艇用的核燃料,那韩国核潜艇计划将提速。因为此次韩国提出的是“供应核潜艇燃料”,而非“提供核潜艇技术”的要求,所以这也意味着韩国在核潜艇用小型反应堆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提到韩国核潜艇技术的发展,就不得不提韩国的核武器发展计划。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的韩国朴正熙政府着手秘密发展核武器。70年代初,总统朴正熙曾指示青瓦台第二经济首席秘书官吴源哲,秘密制定核燃料开发计划。该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在80年代初制造出高纯钚弹。后来,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被美国发现了韩国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发展计划,最后在美国等多方面的压力下,朴正熙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中止了核武项目,弹道导弹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韩国军事实力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韩国也开始谋求具备一定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1995年,韩国海军提出了建设“蓝水海军”的宏伟构想,“说干就干”——引进潜艇、建造驱逐舰、发展造船业……核潜艇不仅能提升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还是国家实力具象化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因此韩国当时对发展核潜艇兴趣盎然。
当时朝鲜半岛处于核危机紧张时期,1994年,时任总统金泳三指示韩国原子能研究所科技人员建造核潜艇用反应堆,加上韩国从俄罗斯获得核潜艇设计图以及引进了德国技术建造“张保皋”级常规潜艇,为研制核潜艇奠定了一定基础。但金大中上台后,核潜艇计划全面中断。
进入21世纪后,韩国核潜艇工程“621项目”被媒体曝出,这说明韩国一直没有相关技术的攻克。2003年5月,韩国国防部与海军开始积极筹备独立建造核潜艇的工作,同年6月设立一个由30多名专家组成的团队推进具体的设计及建造工作。按照原计划,韩国将在2006年完成核潜艇的概念设计,2007年着手建造,2012年开始服役,并以2~3年的间隔部署数艘核潜艇。这些4000吨级、采用小型原子反应堆为动力的潜艇将装备韩国国产新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及反舰导弹、鱼雷等,使其具备战略打击能力。项目曝光后,引起国际原子能机构关注,加上美国也不支持,项目下马。

韩国已经试射“玄武-4-4”潜射导弹,具备一定的水下非核战略打击能力。
2017年,韩国又启动对建造核潜艇的可行性评估,但最后受制于种种制约因素,没有启动相关计划。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签署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奥库斯”)协议并开展核潜艇合作,再次让韩国看到了发展核潜艇的希望。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韩国已经攻克了建造核潜艇的许多技术。我们以韩国刚下水不久的“蒋英实”号为例。10月22日,韩国首艘3600吨级潜艇“蒋英实”号在韩华海洋公司旗下的巨济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
“蒋英实”号是韩国大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计划KSS-3第二批次(Batch2)的首艇,艇长89.4米,水面排水量3600吨,水下排水量4000吨,比第一批次增加了600吨。该潜艇属于AIP潜艇,安装了3台罗尔斯罗伊斯MTU柴油发动机,4个Bumhan PH1燃料电池,水下最大航速20节,水下续航时间超过20天,远超未采用AIP系统(不依赖空气动力)的常规潜艇。在武器方面,除了艇艏的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重型鱼雷、潜射反舰导弹、潜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布设水雷,雷弹数量约20枚),该艇中部安装有10管垂直发射系统,可用于发射“玄武-4”潜射弹道导弹,导弹射程约800公里。
从KSS-1到KSS-3,韩国逐步掌握了大型常规潜艇的建造技术,国产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报道,“蒋英实”号安装了12个新开发的国内系统,使本地化组件总数达到70个,潜艇的可靠性和国产化率都有提高,并且还增强了韩国国防工业的技术基础和出口竞争力,减少了出口限制和知识产权争议。目前,韩国已经成功向印尼出口常规潜艇,并积极参与印度、菲律宾等国潜艇的竞标。
从韩国潜艇技术发展来看,只要解决了核动力系统部分,韩国就能够建造出4000-5000吨级排水量的攻击型核潜艇。据媒体报道,在核动力系统方面,2021年,韩国在庆州甘浦邑动工建设“文武大王研究所”,用于开发“下一代小型反应堆”,预计将在今年内完工。该研究所的目标是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理论上,这种反应堆也可用于核动力潜艇。
韩国军方人士已经向媒体透露:“潜艇艇体技术我们已全部掌握,只要放大尺寸即可。至于反应堆部分,韩国原子力研究院已进行了大量民用核反应堆研究,并研究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系统,因此虽需时间,但并非不可行。”
若美国像支持澳大利亚核潜艇项目那样协助韩国,那么韩国核潜艇的开发进度将大大加快。可以说,即使没有美国支持澳大利亚的那种力度,只需要美国提供核燃料和核政策上的“松绑”,韩国核潜艇计划也将走向快车道,因为在技术上,几十年的秘密技术攻关和持续发展常规潜艇,韩国离研制出核潜艇就差“临门一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