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高开低走的态势。其中,创业板指在早盘一度高开后瞬间冲高,涨幅2%。但随后卖压接踵而来,收盘时下跌1.12%,在日K线图形成了一根穿头破脚的长阴K线,且击穿了60日均线。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等主要股指虽有抗跌表现,但仍然收出阴K线。看来,短线寒意渐增。
压缩仓位的动量资金对新叙事渐趋脱敏
其实,市场舆情对周四的A股是寄予厚望的。主要是因为AI主线的新叙事层出不穷,比如说前期的阿里巴巴—W(09988)推出千问APP,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全面对标ChatGPT;再比如说谷歌Gemini3.0大模型横扫各大榜单,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再比如说英伟达公布超预期的财报,不仅仅激活了该股的股价,而且还被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极大减缓当前一度流行的AI泡沫担忧。按照以往A股热点演绎剧本,周四A股的达链以及AI硬件主线会有所表现,从而推动着创业板、科创50指数等股指的反抽。
但事与愿违,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在高开后就一路震荡走低。AI硬件主线也缺乏硬度,无论是PCB还是CPO,几乎同步走出了高开走低的分时走势图。如此就说明了A股当时动量资金对AI的新叙事已无太多的兴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动量资金收缩战线的意愿渐趋坚决,并不会为新的叙事而重返交易舞台。
这其实也得到了另一个新事件的佐证。那就是在周三夜间,中金公司(601995)公布吸收合并东兴证券(601198)、信达证券(601059),这对于券商股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新的叙事,也是一个新的题材刺激。但周四盘面,券商股也和AI硬件主线一样,高开走低,极大地挫伤了短线交易情绪,进一步佐证了当前动量资金压缩仓位的意志。
短线防御心态渐增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可能诚如舆情所指出的那样,今年以来,无论是量化资金还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ETF、AI、低波红利等主线获利颇丰,当前又近年底。所以,他们在完成了年初的目标之后,不愿意再加大仓位,以便为来年留下一个较为适合的比较基数。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海外市场更为复杂的环境有着一定关联。虽然AI在近期持续出现新的叙事,减缓了对AI泡沫的担忧,但巨大的算力投资与可预期的变现效益仍然不匹配,且代表性的减持信号并未消失。所以,当前A股动量资金对AI仍有着一定的担忧。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指数在近期再度突破100,显示出全球流动性仍然在流入美元资产,这对于非美资产自然会带来一定的承压。动量资金可能也是基于此点,而不愿意再度加大仓位。
据此,短线A股的交易激情的确在持续降温。比如说前文提及的券商股、AI 主线的高开低走,说明动量资金仍然在不断压缩仓位。再比如说成交金额再度萎缩,沪深两市在周四成交总额为1.7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萎缩177亿元。再比如说沪深两市在周四涨幅超9%的个股只有53家,处于近期低位,如此信息就意味着短线A股交易意愿的确在降低,也意味着防御思维渐趋抬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A股趋势的反转,只是短线压力有所增强而已。毕竟长线资金定价能力在持续提升,且他们在周四仍然在不断努力,中国银行(601988)在周四再度拉出中阳K线就是他们的宣言。因此,短线的确不宜频繁操作,持股静候新的交易周期到来。
(执业证书:A121062310000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